央行数字货币:数字化时代的货币革命与风险防范

qer1232024-07-15 10:22:0833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正在部分城市开展数字货币操作试点。本文首先梳理了央行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的主要概念、特征,分析了发行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其次从第三方支付机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支付结算角度,分析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支付结算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带来挑战,促使商业银行现金业务转型,提高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优化国内外支付结算流程,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针对发行流通、信息技术、金融体系、法律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央行应做好数字货币的推广工作,加强数字货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货币交易处理能力和加密技术,完善与数字货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体系。关键词: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货币主权;支付技术;第三方支付;货币政策;数字经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7)-0025-13。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金融危机视域下金融国际化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作者简介:吴婷婷,女,金融学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金融危机; 王俊鹏,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影响、问题与应对措施 25观察与思考 2020年第07期 第07期 总第468期 “DC/EP”最早由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金融改革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出。“DC”是“(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电子支付)”的缩写。虽然目前央行还没有正式文件明确提出DC/EP的概念,但从央行工作会议、领导人公开讲话以及相关文件可以看出,DC/EP是一种具有价值特征和M0属性的加密数字货币,不是对现有货币的简单电子化,而是着力于替代流通中的现金(M0),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它是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相结合的法定数字货币,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二)央行数字货币的特点通过公开信息整理,对比比特币、Libra与传统电子货币(如微信、支付宝),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以下特点:1、具备价值特征和无限法偿性。央行数字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背书发行,是央行对公众承担的责任。

它的本质是货币,具备法定价值特征,日常支付中不绑定银行账户即可实现价值转移。这和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支付宝等必须绑定银行账户才能转账支付有着本质区别。另外,央行数字货币和人民币都是法定货币,具有无限的法偿性,这就意味着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拒绝接受,也就是只要能使用电子支付的地方,就必须接受央行数字货币。2、具备M0属性。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现金的数字化转型。目前,纸币、硬币的印制、发行、收藏、保管成本很高,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防伪技术,流通体系层级多,携带不便,容易被盗。 市面上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都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支付,无法满足民众匿名支付、线下支付的需求,也无法完全替代现金。因此,央行数字货币就是为了替代M0而设计的,和现金一样不支付利息。同时,我国现行货币体系中,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M1(M0+银行企业活期存款)或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已基本实现数字化,而支撑M1、M2流通的跨行支付清算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高效的线上支付方式基本可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短时间内没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数字化转型。

3.采用“双离线”支付。“双离线”是指付款人和收款人的设备即使没有网络也可以进行支付交易。与需要网络支持的Libra、微信、支付宝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在这方面充分吸收了纸币的设计理念。考虑到通讯基础设施差的偏远山区、地震或台风造成通讯中断、人口密集的地铁或地下超市造成网络拥堵等一系列不方便使用互联网支付的情况,央行数字货币的“双离线”设计显示出很大的环境适用性优势。4.采用松耦合账户形式,实现可控匿名。目前的银行卡支付、互联网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都采用紧耦合账户形式,即转账、支付、交易都需要实名认证和与银行卡绑定。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传统的电子支付无法满足人们匿名支付的需求。央行数字货币借鉴UTXO的松耦合账户模型,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即可实现转账交易,实现了可控匿名。但这与比特币所采用的完全匿名性不同,央行对用户的交易数据拥有完全的权限,而商业银行和商户则需要用户的许可才能查看用户的交易记录和信息。这种可控匿名性一方面保护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另一方面也使得央行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追溯用户的交易信息和行为特征,打击洗钱、匿名操纵、恐怖主义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5.采取“双层发行、双层运营”体制。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将采用传统的央行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见图1),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对普通用户。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与现金基本一致,都是中心化发行机制。商业银行向央行申请办理数字货币业务,个人和企业向商业银行或其他商业机构申请兑换数字货币。发行时,央行先向商业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同时扣除商业银行100%的存款准备金,再由商业银行向公众兑换数字货币。采用央行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央行可以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各方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分散央行承担的压力和风险; 另一方面也能延续现行货币体系,避免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导致“金融脱媒”。6.采取中心化管理体制。央行在数字货币发行过程中坚持中心化地位,拥有数字货币发行的最高权力。坚持数字货币中心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央行背书为数字货币提供强有力的信用保障,确保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通过中心化管理,央行可以及时掌握数字货币的数量、领域和流通情况,更有利于央行精准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

同时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保持了原有的传统货币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货币超发。二、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必要性 (一)数字经济时代信用纸币体系存在缺陷 1、纸币的印制发行成本高。纸币自诞生以来,凭借其便于携带、易于保管的特点,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纸币自身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欧易交易所,目前各国普遍存在纸币印制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美联储2020年4月官网公布的数据,新版1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纸币的制造成本分别为每张15.9美分、16.1美分和19.6美分,而防伪技术和维持货币流通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纸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磨损,超过一定折旧程度就需要收回销毁,高昂的制造成本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虚拟货币而非实物货币。在发行成本方面,数字货币前期的研发、数字货币发行运营​​平台的搭建,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后期只需要定期的管理和维护,其边际成本随着数字货币发行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另外,由于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点对点交易,本质上不存在伪造、盗窃、流通的成本。

2、商业银行信用机制下衍生货币创造导致的货币超发。过去,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受到现金约束,但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现代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主要采用电子转账的方式,将贷款转入客户在银行开设的账户,相当于为这笔贷款自动生成一笔新的存款。贷款可以产生存款,而央行清算体系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即使没有足够的超额准备金也可以发放贷款。由于采用电子转账的方式,避免了现金约束,从而可以在银行内部完成信用扩张。由于商业银行利用贷款创造衍生货币的成本很低,而且没有兑现的压力,当银行出现债务违约时,可以通过创造更多的衍生货币来延缓坏账的形成。在造成银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导致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由于采用了非对称加密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可以防止商业银行复制电子货币创造衍生货币。同时,由于央行采用中心化管理模式发行数字货币,可以有效对商业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防止货币发行过量。(二)应对加密数字货币带来的挑战,维护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近年来,以比特币、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出现,对我国现有的支付方式、主权货币地位、金融体系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数字货币的出现也使得货币的本质演变为基于信用的债务记账符号,没有与之对应的实体货币,使得数字货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发行机构的信用。国内外一些金融中介机构也在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私人数字货币,严重影响我国主权货币的使用,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正在逐步渗透和分流我国现有的金融美联储官网:造币成本是多少?图1 央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型注:姚前《央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发表于《软件学报》2018年第9期。本文在原作者二元模型框架图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100%存款准备金的数字货币兑换流程okx,还增加了由央行许可经营数字货币业务的商业银行以外的非银行商业机构。 央行 商业银行 普通用户 企业 其他商业机构 数字货币 存款准备金 数字货币 存款准备金 数字货币 存款 数字货币 27 观察与思考 年份 第07号 2020年 第07号 总第468号 系统。其中,基于其全球数十亿用户的市场的超主权货币Libra,比目前比特币带来的威胁更为迫切。因此,我国央行需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应对比特币、Libra等加密货币带来的挑战,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金融体系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监测,从而更好地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维护我国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三)

本文链接:http://www.chuangkn.com/?id=812

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