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引起了全球金融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各国央行的兴趣。 近年来,中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央行都开始研究发行官方数字货币。 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联储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金融业政策与挑战大会”上okx,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成为全球90多家央行行长共同关注的话题。
01
数字货币的起源
网上携带现金
在比特币发明之前,金融行业已经高度信息化。 基于账户的电子货币(如网银、微信、支付宝等支付)逐渐普及,而实物现金(纸币和硬币)仅占流通货币总量的很小一部分。 此外,虽然技术进步推动了货币及其支付系统的现代化,但其基本结构和流程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仍然是基于“客户-银行-清算行-央行”的多层次、集中式结构。 其中,银行(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作为受信任的中心化机构,为交易双方履行记账等交易中介职能。 这种支付系统架构为全球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了相对稳定可靠的基础和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现代支付体系无法满足普惠金融的需求。 据世界银行统计,尽管全球普惠金融快速发展,但全球仍有20亿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服务。 原因包括距离金融机构较远导致开户困难、缺乏必要的证明文件以及低收入人群无力承担金融服务等。
与电子货币不同,现金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不需要身份验证。 任何持有现金的人无需获得权威机构的许可(大额现金交易除外),无需开设银行账户,无需经过KYC(了解您的客户)和AML/CFT(反洗钱/反恐融资)审查; 二是点对点(P2P)直接支付,不需要借助银行等任何中介机构和任何支付系统。 交易双方可直接面对面付款; 三是匿名。 现金交易不需要知道对方的姓名或身份,不留下任何记录,资金流向无法追踪。
比特币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创造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并具有现金特征的新型货币——“电子现金”(Cash)。 事实上,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在他的开创性论文中明确表示,他想建立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点对点交易,而无需经过网络。通过金融机构。 价值直接转移到点。
02
央行数字货币
融合法币和私人数字货币的优势
比特币是一种私人货币(由私人机构或在线社区发行和管理)和创新的支付系统。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或分布式)支付系统的货币或交换价值。 其关键创新点在于采用区块链(也称分布式账本)技术,展现出一些有别于传统货币和支付系统的特点:第一,没有审查制度,不需要任何权威机构的许可,无需提供任何信息。任何身份证明。 ,只要连接互联网并下载客户端软件,就可以获得服务,可以满足没有账户或身份证明的人的需求; 二是去中介,两个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无需经过任何银行等即可进行,中介机构可以实现点对点直接支付,简化支付中间环节,节省支付成本。 第三,它是全球可访问的。 世界上任何人,无论距离多远,只要能接入互联网,就可以进行全球跨境支付。 然而,私人数字货币的最大弱点是其币值不稳定,无法被央行用来实施自己的货币政策意图。
近年来,各国积极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旨在创造一种结合了数字货币及其支付系统优势,同时又具有法币价值稳定特点的新货币形态。并且受央行控制。 英国央行从技术、法律法规、金融稳定性、宏观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副主席David提出美联储创建类似比特币的开源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以克服比特币币值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获得支付等便捷交易的好处。 加拿大央行联手加拿大各大商业银行,对加拿大版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概念验证,研究建立基于分布式账本的银行间支付系统的可行性。 我国央行率先明确提出尽快推出央行数字货币。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兑换机制,可能为现有的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也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条出路。银行发行数字货币。 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为数字经济和金融的未来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 央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时,重点是利用数字货币技术来实现其目标。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设计符合自身需求的数字货币; 二是探索新的支付系统架构; 三是创造更加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 四是风险防控和金融监管创新。 五是促进经济发展。
03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
为消费者带来新的金融体验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普通消费者(个人和企业)意味着什么? 央行数字货币有不同的实施模式,不同的实施模式对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同。 央行发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可能对消费者产生以下影响:
首先,为消费者提供新的货币选择。 未来,消费者除了持有实物现金和银行存款外,还可以持有央行数字货币。 从货币风险角度来看,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都是央行负债,都是无风险的法定货币; 银行存款是银行负债,面临银行倒闭或挤兑的风险。 从盈利角度来看,央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需要,对数字货币设定不同的利率(正利率、零利率或负利率)。 从便利性角度来看,央行数字货币既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用于电子支付,又可以像现金一样用于点对点支付(P2P)。 因此,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支付媒介,具有银行存款和现金的双重优势,比电子货币更加便捷、安全。 随着数字货币的普及,现金流通量逐渐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但不会对消费者手中已有现金的价值产生影响(相反,可能会因稀缺而增加收藏价值)。 此外,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要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融合的思路,实行同一原则管理”。 央行数字货币只是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并不影响央行发行货币的总量。 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关系(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从而间接影响通货膨胀)。 其次,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财务自我控制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可以像现金一样自行领取数字货币,避免存放在金融机构时发生损失的风险。
理论上,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一样,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持有,而不用存入银行(由于数字货币是电子形式,消费者实际上只需要保留密码或密钥即可); 他们也可以委托银行或者由第三方支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保管(这与存款不同,这个数字货币只持有在这些机构中,如何使用还有待解决)给消费者,保管人可以协助执行消费者的指示)。 二是直接点对点支付。 电子支付方式必须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账户系统完成,存在一定的风险,费用也相对较高。 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消费者无需经过第三方支付/金融机构,直接进行电子转账支付成为可能,减少了中间环节,风险和成本可能会降低。 三是独立投资理财。 随着网络借贷、网络众筹、机器人投顾等“脱媒”投资理财方式的兴起,消费者可以使用自己掌控的央行数字货币,结合机器人投顾等金融科技助力,成为可能。咨询、独立进行投资和财务管理。 一种时尚。 当然,如果消费者没有时间和精力打理自己的投资理财,将央行的数字货币存入商业银行仍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轻松获得存款利息收入,还可以获得商业银行提供的各项服务。 金融服务。 最后,让更多人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数字货币的一大技术创新在于可以进行全球跨境转移支付,无需经过银行等中介机构以及相应的审查和监管,且成本低廉; 正因为如此,私人数字货币被一些人用于洗钱等非法活动。
如果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以扬长避短,给普惠金融带来新的希望。 也就是说,对于符合监管要求的小额支付,可以允许客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无条件转账支付,无需身份验证,就像现金一样。 这可以满足没有银行账户、缺乏身份证件、居住在边缘地区等弱势群体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并节省汇款成本。 对于人民币来说,可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全球影响力,使人民币真正成为“人民货币”。 此外,利用数字货币交易不可篡改、透明可追溯的特点,可以更加便捷地实施定向捐赠、精准扶贫等普惠金融服务。 当然,这也涉及到是否有人会利用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从事非法活动。 从技术角度来看,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FT)等合规问题现在可以通过配额限制、路径追踪、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得到基本解决。
当然,央行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无疑会进一步减少纸币的流通。 政府可以对消费者的消费和金融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比如通过设定负利率来促进消费,通过追踪资本流向来防止逃税等非法行为等。作为创新的货币和新的支付系统架构上,央行数字货币具有长期创新发展潜力。 它不仅影响消费者,还可能对金融基础设施、货币政策工具、金融监管乃至未来的数字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 显着的影响。 然而欧易交易所,支持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诸多挑战。 需要进一步证明其安全、可靠、可大规模应用,并需要解决法律、监管、国家安全等问题。 当务之急是投入更多的努力。 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用人单位观点。发表于《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6月号,编辑:丁凯彦
案例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