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美国加息及量化紧缩压力,2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创近四年新高原因揭秘

qer1232025-04-15 16:11:1010

在美国今年可能加息 6~7 次且即将开始量化紧缩(QT)的压力下,人民币兑美元再创新高。2月18日下午,随着俄乌局势引发的避险情绪降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逾100点,离岸一度升破6.32元关口,创近四年新高。

收盘时,美元/人民币报 6.3253,美元/离岸人民币报 6.3236。美元指数自 1 月 28 日创下 97.44 的阶段新高以来一直处于区间内,周五收于 96.105。

接受记者采访的外汇交易员认为欧易交易所,相较于美国收紧预期,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真金白银的流入仍是支撑人民币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外汇业务专家朱燕华告诉第一财经:“随着国内美元存款超过1万亿,国内市场对美元短期债券收益率飙升的反应依然冷淡,国内美元利率根本没有变动,导致国内外价差迅速倒挂,跌至负值区域, 形成人民币短期空头并挑战前高点 6.32。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然是美元的泛滥和与中国贸易的非凡发挥。”

美元泛滥 + 中国贸易强劲 = 人民币升值

在这一轮疫情中,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翻了一番,达到 9 万亿美元。尽管美联储叫嚣紧缩迫在眉睫,但它仍然每个月向市场注入净流动性,预计 Taper(缩减)将在 3 月正式完成,放水之旅将正式结束并开始加息。

1 月,由于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飙升,美元指数突破了 97 关口,但现在加息预期已被完全消化。目前,高盛预计美联储将从 3 月开始在 2022 年加息 7 次,而摩根士丹利预计今年将加息 6 次。美联储尚未发布 QT 路线图,摩根士丹利认为,6 月 FOMC 会议可能会发布具体路线图,随后很快就会推出 QT,预计缩表规模将控制在每月 800 亿美元(包括美国国债 500 亿美元和 MBS 的 300 亿美元)。

“因为美联储已经亮出牌,未来政策大幅超出预期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1月份的会议纪要缺乏新奇之处,市场显得相对平静,所以无论近期通胀、就业、消费、生产数据如何波动,美元都对突破的方向毫无头绪。”朱燕华表示,与此同时,奥密克戎引发的最大疫情浪潮已显现退去迹象,30日欧美平均新增确诊病例数呈现显著拐点,疫情的剪刀缝隙将逐步消除。在此背景下okx,自 2021 年 11 月缩减购债规模预测发布以来,美元指数已经在 20 天移动平均线附近横盘整理了三个多月。相反,乌克兰局势受到冲击,强烈激起了市场的神经,石油、黄金和美元同时强势的情况并不罕见,复苏、避险、紧缩和焦虑的情绪喜忧参半。

因此,人民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区间波动后也创下新高。早在去年12月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就宣布,将从2021年12月15日起,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提高2个百分点,由目前的7%上调至9%。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暴跌,下跌300点,晚间美元/离岸人民币报价6.3758。此后,人民币多头一直保持谨慎。

但真正推动汇率变化的是资金流入。中国的出口预计将减弱,但在去年 12 月,出口再次超出预期,“这可能反映了 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出口订单继续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到中国。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维持其“与病毒共存”政策,全球需求仍然强劲,新年假期期间的经济活动没有受到重大负面影响。我们预计,随着全球需求持续增强,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疫情恶化,中国的出口将在第一季度保持强劲。“宝银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告诉记者。

2021 年,以美元计算,中国进出口规模达到 6.05 万亿美元,首次突破 6 万亿美元大关。朱燕华说,国内企业在选择涉及美元交易时,不超过三种模式:结销汇、自有美元或人民币直接交易。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对全球的深刻影响,人民币在三笔交易中的权重不断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美元利用不佳,利率一直在非常低的水平上徘徊。今年 2 月,美国加息预期增加,海外美元短期利率迅速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美元反弹对人民币的影响,人民币再次面临上行压力。

早在去年12月,在“增批”之后,国际多家主要银行都坚持看好人民币,大多数外资银行认为,2022年美元/人民币将保持在6.3~6.4区间。

资本账户流入保持强劲

除了贸易下资本流入的强劲势头外,该机构预计 2022 年股票和债券市场仍将迎来大量资金流入,这也将支撑人民币汇率。

预计债券市场的资金流入将特别引人注目。刘杰告诉记者,由于人民币资产的“避风港”效应日益突出,全球央行和国际投资者将继续增持中国债券市场,预计2022年外资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约为7000亿~8000亿元, 这与 2021 年相当。

她表示,对今年中国债券市场的表现持乐观态度有三个理由——中国债券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中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强劲的国际收支为人民币带来了稳定的货币前景。

“今年以来,我们注意到外国投资者继续增持中国债券市场,主要来自公共部门(海外央行、主权投资基金)和国际资产管理机构的真实货币投资者。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中国债券市场自 2021 年以来的强劲表现、对中国债券市场将继续跑赢其他市场的预期,以及中国逐步纳入富时全球政府债券指数 (WGBI) 带来的被动资金。她说:“我们注意到,全球央行在过去 2~3 年尝试投资中国政府债券后,正在逐渐增加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配置。此外,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一些全球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拥有长期策略的投资者,正在将其资产从 G10 市场转移到中国市场,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利率更加稳定。”

各大机构预计,2022年中国股市也将迎来2000亿~3000亿元的流入,虽然低于2021年近4000亿元的规模,但仍然相当可观。

本文链接:http://www.chuangkn.com/?id=2027

人民币交易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