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邵福军坦言,数字货币的出现是银联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银联最关心的问题。从商业数字货币的角度来看,以的Libra计划为例。机构或用户注册后,会分配一个全球通用的加密用户账户,即账户。通过使用Libra代码进行异地货币转移,实现点对点交易。该交易过程采用分布式记账,拥有Libra系统验证者,存储和更新账本,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对账。整个交易对于转账和清算机构来说是颠覆性的改变,商业银行和转账都看不到。清算机构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从法定数字货币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如何将其与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进行对接?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方案是央行顶层设计的,旨在构建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元投资体系。央行负责监管整个系统,制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政策。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健性和风险可控性,经央行授权,商业银行、央行等多家代发机构共同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实时计算系统,并获取数字数据通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存放准备金。货币发行权,从而推动数字货币走向市场流通。
支付清算机构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邵福军分析了两种情况。
首先,在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双层投资体系下,这条区块链覆盖了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全过程。整个交易的传输直接由区块链网络协议完成。这样一来,支付清算机构就会被抛弃,这种情况下的远期支付机构也会被边缘化。
第二种情况,在双重投资体系中,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有自己的身份。支付清算机构可以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支持数字货币的转账和清算,通过向央行缴纳准备金来获取数字货币。货币的发行和发行的数字货币成为代理发行机构的负债。各机构发行机构需要对这些数字货币进行识别,同时监控数字货币的流通情况。与现有的银行账户系统类似,多了一个数字货币账户。双投资体系需要建立连接各银行数字货币支付转账的区块链网络。当数字货币账户发生跨行交易时,支付清算机构可以记录发行机构最终用户的结算金额。这时候,转账清算机构就可以发挥作用,并且可以在其中找到作用。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大家。海明秘书长刚才说数字货币今年特别火,文章很多,观点也很多。我记得2015年左右,中国人民银行周行长在我们九楼会议室开会,提出要研究数字货币。当时我是参谋长,我们都很惊讶。什么是数字货币?我觉得很新奇,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震撼。现在有很多关于数字货币的文章、观点和研究。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数字货币。每个人对于数字货币是什么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对数字货币也有一些研究,包括银联的数字货币。我个人的研究很肤浅,所以我今天只是想引起一些讨论。
第一个是数字货币发展的内在价值是什么。你可能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货币形态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都研究过货币和银行业。回顾货币的发展历史,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是一开始的贝壳、贵金属、金属钱币还是中国出现的交子、纸币等。每种货币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创新的。而且,这种货币的功能也在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目前,我们在讨论数字货币时,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这个本质以及数字技术给货币带来的创新价值。根据经典理论,支付手段、储值工具、记账单位是货币的三大功能。数字货币是如何实现这三个基本功能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有趣的问题,值得不断研究和讨论。
以商业机构为主导的加密货币,比如近两年非常流行的比特币okx,最终并没有成为流行货币。由于它的价格不断波动,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数字资产,或者说是一种数字商品。
这段时间欧易交易所,Libra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数字经济中的垄断科技企业与庞大的网络优势产生协同效应。大家认为,这将对现有金融体系的运行和监管提出新的挑战,从而引起各方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旨在打造超主权货币,设计了锚定一篮子货币的稳定货币计划。在加强信用稳定货币体系等方面正在做出新的尝试,但目前很多细节尚不清楚。应用场景仍以跨境支付为主。因此,未来的发展如何、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
从国家货币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数字货币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最有可能的是央行基于国家信用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当然,法定数字货币还在研究中,有多种形式和解决方案。但从功能上来说,应该说还是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的。
一是提高货币运行监管效率,丰富货币政策手段。目前的货币发行方式基本上都是基于统计和估算,因为发行后的货币流通没有有效的实时监控方法。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将使收集货币创造、记账和流动的实时数据成为可能。数据脱敏后,将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深度分析,为货币投放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支撑。为经济调控提供有益参考和有益手段。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也能有效地在反洗钱、反恐融资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二个方面确实有利于提高交易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法定数字货币不仅仅是货币的数字化,它还可以通过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和智能合约的设计,更好地解决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及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问题。这一优势可以大大简化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流程相对复杂。
第三方面是切实提高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开放的支付环境。
从货币最基本的支付功能来看,通过使用法定数字货币,可以极大地扁平化法币的流通网络,实现支付系统底层的全面互联互通,兑换过程可以大大减少,跨境交易得以改善。它可以提高跨境资金的流动性,解决传统跨境兑换链条长、到账慢、效率低等问题,这就是我要讲的它的优势和作用。
另一方面,也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否则,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看到广泛使用且行之有效的实用解决方案呢?从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来看,首先,其技术实现难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法定数字货币理论上有很多优点,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但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对海量的货币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和分析,并进行高效、准确的可编程运算,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国际协调难度也是一个问题。当前汇率形势下,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协调是一个难题。使用法定数字货币后,协调将变得更加困难。就像各国支付市场的监管一样,各国差异很大,各国研究数字货币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有很大不同。目前,有的国家支持,有的国家观望,有的国家明确禁止。
第三,基础准备也存在一些困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法定数字货币将对各类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底层运行逻辑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其在金融体系全面应用的基础准备还严重不足。缺乏相应的底层运行规范和相应的监管机制。比如是否匿名、是否基于利益等基本问题还在讨论中。这是从法币数字货币的角度来看的。从商业数字货币的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目前的这些商业数字货币解决方案仍然是代币,并不能真正作为货币存在。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信任问题。价值稳定是货币被接受和普遍流通的前提。如果说目前商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是商业联盟,货币发行的原则和基础是商业信任,缺乏稳定、透明的运行机制。是否存在超额发行、发行价值不足、自身赎回的流动性?储备金是否被挪用怎么办?这些问题确实还是一个问题,也存在一些风险。
二是技术控制风险。除了区块链技术在高频交易处理和快速响应方面的有效性瓶颈外,商业数字货币还涉及数亿客户信息、客户隐私泄露和安全信息。同时,商业货币的匿名性给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监管带来挑战。
三是产融结合、垄断风险。大型科技平台的发展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新的产融结合的出现和垄断的出现。
四是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风险问题。商业数字货币出现后,一旦其跨境操作影响各国法定货币的流动性,影响非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主权,还可能导致脆弱国家资金流失、破产反洗钱和其他措施。货币政策失灵也会对货币政策和货币操作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和风险。
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是支付清算机构在数字货币发行中的作用。作为支付清算机构,银联非常关注数字货币的出现及其广泛使用。支付清算机构还会存在吗?支付清算机构的作用是什么?说实话,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也是我们最大的担忧。从商业数字货币的角度来看,以Libra为例,机构或用户注册后,会分配一个全球通用的加密用户账户,即账户。通过使用Libra代码进行异地货币转移,实现点对点交易。该交易过程采用分布式记账,拥有Libra系统验证者,存储和更新账本,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对账。然而,整个交易对于转账和清算机构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我们目前看不到商业银行。 ,你看不到商业银行账户,看不到转账清算机构在里面的作用,可能就没有了。从法定数字货币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将其与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进行对接?目前,据我了解,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或相关机构提出的方案,是央行顶层设计的,旨在构建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元投资体系。这个系统稍微好一点。 。中央银行负责监管整个系统,制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政策。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健性和风险可控性,经央行授权,商业银行、央行等多家代发机构共同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实时计算系统,并获取数字数据通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存放准备金。货币发行权,从而推动数字货币走向市场流通。
这种情况有两种情况。一、在目前央行和商业银行双层投资体系下,这条区块链覆盖了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在双体系下,区块链将登记区块链的发行信息和流通信息,最终贡献于数字货币。对于用户来说,数字货币交易仍然是点对点的交易过程。最终用户发出数字货币交易请求后,由区块链中与区块链网络相关的节点直接进行交易验证和交易记录,并传输整个交易。这是由区块链网络协议直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支付清算机构的支付被放弃,远期支付机构也在这种情况下被边缘化。
此外,在双投资体系中,发行数字货币的机构发行机构都有自己的标识。工商银行发行有工商银行标志,农业银行发行有中国农业银行标志。支付清算机构将改造现有网络以支持数字货币。对于转让和清算,数字货币的发行是通过央行的准备金存款获得的。发行的数字货币成为发行机构的责任。每个发行机构都需要有这些数字货币的标签。相当于发行港币,中国银行有相应的标识,并监控数字货币的流通。这种情况稍微好一点,类似于现有的银行账户系统,多了一个数字货币账户。双投资体系需要建立一个区块链网络,连接各银行的数字货币支付转账。当数字货币账户发生跨行交易时,支付清算机构可以记录发行机构最终用户的结算金额。这个时候,远期清算机构就可以发挥作用,并且可以在其中找到作用。
我国已建立了大额、小额、超级网上银行等覆盖境外全部资金结算清算系统,移动网络也快速发展。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建议数字货币的建设要高度重视现有支付清算机构的作用。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