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一会
日本自2016年起与欧洲央行启动联合实验项目,开展批发数字货币分布式记账技术研发,并于2020年初正式完成四阶段系统实验。对于零售数字货币,日本央行日本研究所于2018年成立“央行数字货币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从民法、银行法、竞争法和刑法等角度系统分析数字货币对现有法律和社会制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影响和挑战。日本银行系统内结算部门于7月成立了专门的数字货币小组,并开始出台零售数字货币系统建设的具体计划。
日本之所以在推广零售数字货币方面犹豫不决,主要是出于以下担忧:一是日本无纸化支付不发达,而且在老龄化社会,不适应在线支付的老年人更要依赖现金。其次,日本自然灾害多。如果台风、地震等不可抗力导致大面积停电,依赖电力供应的数字货币将无法使用。第三,传统金融模式下,央行提供中央储备okx,民间商业银行充当商业结算中介,可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学者担心,如果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金融挤兑,即人们将存款从破产风险较大的商业银行转移到央行数字货币账,进一步加剧了局势。财务压力。第四,央行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中介功能,降低盈利能力和流动性。
基于上述考虑,日本央行目前提出:第一,零售数字货币不会取代传统实物货币,而只会起到支撑作用。其次,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不会被排除在CBDC发行过程之外。最后,日常支付场景中使用的CBDC必须满足五个基本特征:普遍可访问性、安全性、弹性、即时支付到达和互操作性。只有经过测试能够满足这些基本特征,日本才可能考虑真正推广CBDC。
今年4月5日开始的第一轮示范实验是日本央行宣布的第一阶段测试,计划于2022年3月完成。整个初步测试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包括技术层面设计论证,即构建基础实验技术框架,设计用于私募竞价的CBDC原型,并测试其是否能够完成发行、支出、转让、收取和赎回。及其他核心结算功能;测试其他外围功能;私人飞行员测试。
有政治和经济意图
尽管日本央行行长一直强调日本目前没有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计划,但近期的积极探索背后其实有政治和经济意图。
首先,在经济战略层面,数字货币的发行可能是日本摆脱通货紧缩的机会。自1999年左右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经济一直陷入物价下跌的通货紧缩泥潭,这将导致企业福利减少、员工工资降低、中小企业破产等连锁反应。 2009年至2013年日本政府发布的经济报告中,几乎每一份报告都提到摆脱通货紧缩的经济任务。尽管2020年情况略有好转,但同年通胀指数增幅不足1%。以此为背景,东京大学渡边勉教授曾提出,可以以CBDC为契机,推出负利率政策,改变现金零利率的常识欧易交易所,鼓励人们积极消费数字货币进入他们的钱包以刺激经济。
其次,在政治层面,数字货币将帮助日本加强与传统G7国家的经济联系。如今,跨境汇款主要使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各国银行需要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并遵守统一规则,才能获得跨境汇款的代码。该系统主要由美国控制,因此也是美国制裁其他国家常用的金融手段。朝鲜、俄罗斯、伊朗等国家是最典型的制裁对象。
2020年G7会议上,数字货币的研发和规则制定成为重要议题,日本、美国和欧洲国际清算银行正式宣布联合研究。一旦G7国家开发出可互操作的技术手段并制定统一的规则,形成闭环的G7数字货币网络,该网络很可能发挥类似于SWIFT的作用。
日本政府原本担心CBDC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强烈抵制,因此一直没有足够的研发动力。但疫情明显削弱了日本政府面临的阻力。因此,日本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作者:朱巧初,上海交通大学日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