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根据
作者蔡同娟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研究员、主任,蒋杰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生。本文发表于6月9日《国际商业新闻》。
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超越美元用了13年时间。尽管可能会重演,但这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本文约1700字,阅读时间为3分钟。
本文发表于6月9日《国际商报》
今年3月,中国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量首次超过美元。彭博资讯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进行的研究显示,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接近零上升到今年3月底的创纪录的48%,而同期美元的份额有所增加。这一比例从83%下降到47%。 48% 与 47%。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超越美元用了13年时间。尽管可能会重演,但这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中国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的增加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结果。特别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开放平台欧易交易所,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和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此外,在“去美元化”浪潮下,其他国家也逐渐成为取代美元以分散风险的避险货币之一。
笔者认为,人民币在我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量首次超过美元,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的增加,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回流,畅通人民币境内外市场的流通,增强境外合作伙伴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信心,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在境内外市场的流通。创建基于自由兑换的新型人民币。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其次,有利于降低中国企业的汇兑成本。企业跨境使用人民币后,无需办理结售汇及相关衍生品交易来对冲汇率风险,可大大节省财务成本。三是有利于降低境内外企业跨境交易中面临的汇率波动、币种错配等经营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意交易所,各国汇率大幅波动。加之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各国跨境交易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我国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多元化,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跨境交易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四是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本国货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人民币于2016年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此次,人民币在我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量首次超过美元,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这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例如,今年2月,人民币首次超越美元,成为莫斯科交易所月交易量最大的货币;人民币被白俄罗斯央行纳入货币篮子;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结算首次用于进口液化天然气交易;毛里求斯设立人民币清算中心。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推进:
一是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科技自力更生基础,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二是加强金融市场建设。逐步加大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提高跨境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协调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是扩大跨境人民币交易规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联系。推广和引导人民币在贸易交易中的使用,提高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熟悉度和认可度。
四是提高跨境人民币交易便利化。优化跨境人民币交易流程,提高跨境人民币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促进和吸引更多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跨境交易结算货币。
//全国人大重阳节
///
红十字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民大学重阳大学聘请了数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前政治人物、银行家、知名学者作为高级研究员,关注现实,为国家建言献策,为人民服务。目前,人大重阳设有7个部门、4个运营管理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获得国内外高度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