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刚结束,昨天就有消息称央行要“发钱”了。但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央行将试运行数字货币。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海科脑子里盘旋着一个问题——什么是数字货币?它与比特币有什么关系?此外,“我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这个偶然的决定是如何成为第一个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德勇写了一篇文章来解答我们的疑问。
---------------------------------------
继今年1月央行公开宣布尽快推出数字货币后,央行主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近日测试成功,央行发行的国家法定数字货币已正式上线。也已在该平台进行试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
尽管迄今为止数字货币还没有明确一致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数字货币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2009年以来,比特币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对传统货币的认知。也推动各国及相关金融机构逐渐关注这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型货币形态。
目前,虽然国内外一些网站、商户等机构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甚至接受比特币兑换美元、欧元等服务,但严格来说,比特币等所谓数字货币很难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充其量只能算是私人数字货币。因为,目前尚不清楚比特币能否履行货币最重要的三个功能,即价值标准、流通手段和存储手段。
首先,比特币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其价格波动剧烈欧意交易所,使其无法有效发挥其价值本位功能。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衡量标准,是因为它的价值相对稳定,可以避免大幅波动带来的经济冲击。其次,比特币的适用范围较窄,未被广泛接受。目前,比特币的持有者或使用者并不关心它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流通手段,是否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可以定价的商品。最后,安全问题也使得比特币难以用作存储。大量比特币存储在网络钱包中,很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导致比特币被盗事件频发。
比特币(资料图)
虽然比特币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它所依赖的互联网新技术,尤其是区块链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无疑将带来货币乃至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简单地说,这项技术可以理解为一种所有参与者都参与记账,每个参与者都参与记账并相互验证对方真实性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交易过程中的不完全监控和不完整信息。对称性等问题使得金融体系的运行更加便捷、透明。
正因为如此,借助比特币等类似私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欧美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例如,美国国会呼吁美国政府制定国家政策,关注数字货币的应用;英国央行考虑是否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欧盟委员会将加密数字货币作为重点建设目标;等等。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总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达53.2%,超出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和快速发展的移动支付业务,为我国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弯道超车,提高金融体系的现代化水平,让人民币更具国际影响力。
当然,我们所说的数字货币是指由央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保证其正常发行和流通的法定货币。也就是说,未来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虽然会采用数字形式,但与目前流通的货币性质相同。它将具有法定的、强制性的货币属性,成为我国货币体系的一部分。
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可信可控的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相关技术,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为货币当局实施更加精准的货币政策提供庞大可靠的数据基础欧易交易所,帮助货币当局实施更加精准的货币政策。他们及时。准确分析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增强金融市场流动性,使货币政策运用更加灵活有效,更好服务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也将有助于全面了解货币的真实用途和走向,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全面监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当然,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还需要在技术手段、机制设计、风险保障、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重构和整合,这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积极推动,央行将逐步发行实用的数字货币。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张德勇)
网友评论